7月12日,恩施慧宜中西医结合风湿医院副院长、首席心血管专家张宏伟带领他的团队完成该院首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标志着该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诊治水平迈入新的台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黄大爷今年68岁,8年前出现头昏的症状,最终被诊断为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植入心脏起搏器。近段时间,头昏症状再次出现,而且越来越严重。

前几天,黄大爷慕名来到恩施慧宜中西医结合风湿医院心血管内科,找到了张宏伟教授。经过检查发现,黄大爷之前植入的心脏起搏器电池电量即将耗尽,起搏器即将“罢工”,心脏随时可能停止跳动,必须更换新的起搏器。
入院后进一步检查发现,黄大爷患有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营养不良、脑卒中后遗症等疾病,采用传统方法重新植入起搏器会造成手术切口,增加感染风险。但如果不尽快处理,待电池电量耗尽,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眼前的难题,张宏伟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多次商讨治疗方案,进行缜密的评估分析,最终决定在黄大爷右心室间隔部植入重量仅2克、大小如胶囊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避免开刀带来风险。

7月12日,恩施慧宜中西医结合风湿医院副院长、首席心血管专家张宏伟,心血管内科主任樊世波走上手术台。当天,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院长正在该院坐诊查房、教学指导,得知要进行本院首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他一同上了手术台,全程指导。

手术中,仅在股静脉穿刺点周围局麻后穿刺股静脉,然后在导引导丝的引导下将输送装置送入右心房,通过精准手法调整,顺利送入Micra至右心室间隔面,造影确定位置良好后释放装置,测得起搏器参数满意,牵拉测试后移除栓绳及递送系统,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全程无不适感觉,手术全程仅仅用时1小时。



据了解,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避免了传统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皮下囊袋痕迹和手术创口伤疤,术后恢复快,术后感染的风险更低。

“我们完成了首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标志着我们团队在起搏器领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也是州内唯一常规开展生理性起搏(左束支区域起搏)的团队,同时还能跟据病人所需可选择植入抗核磁起搏器及无导线起搏器!希望通过开展新技术让更多患者获益。”恩施慧宜中西医结合风湿医院副院长、首席心血管专家张宏伟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