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风湿医院〕     8307666 

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教 > 健康常识 > 正文

哪些人群需要做内镜检查,甚至内镜精查?

  一、胃癌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
  1.40岁以上人群;
  2.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3.慢性胃溃疡;
  4.胃息肉;
  5.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7.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8.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9.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10.恶性贫血者
  筛查建议: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

  二、食管癌
  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
  1.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
  2.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筛查建议:食管癌高危人群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一次;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三、结直肠癌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注: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粘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筛查建议: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      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5.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 0718-8307666

  • 湖北省恩施市金龙大道青树林区一号路

  • 3253867885

  • 扫一扫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