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肾脏功能损伤的终末期,肾脏一旦受损,基本上是无法逆转的,如果受损的情况比较严重,就会引起肾衰竭,直至尿毒症,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肾。尿毒症的出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我们身体发出危险信号后,由于我们的不在意,而一步步慢慢发展而成。那么,我们该如何远离尿毒症呢?让我们一起听听恩施慧宜中西医结合风湿医院的肾病专家怎么说。
慢性肾病可防可治,有效的管理能使更多肾友避免走入尿毒症,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慢性肾病不论如何都会得尿毒症”。希望更多人能了解这个病,科学对待肾脏疾病。
1、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是每天充沛精力的保证,作息时间不规律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容易引起肾脏的疾病。
不要喝碳酸饮料,碳酸饮料除了会导致钙质的流失以外,还会增加患肾病的风险。
平时应该多喝水,有利于体内毒素和代谢物质的排除,避免在肾脏的沉积,对肾脏造成损伤。
适当的锻炼,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体内代谢,增加免疫力,同时通过汗液,也可将废物和毒素排出,减轻肾脏的负担。对肾脏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习惯。
2、不轻易相信偏方:
因为药物导致的肾损害在近年来不断受到重视,根据文献报道,导致肾损害最突出的,排名前三位的药物分别是:抗生素、止疼药和中药。
对于中药,很多人都认为“天然无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的一些强肾毒性中药及中成药,如含有马兜铃酸类的中药,在一些信息不发达的地区仍然在广泛使用。即使要使用中药,也需要咨询正规有资质有经验的中医师,切不可胡乱在一些没有医疗资质的偏方、祖传秘方处乱试药。
3、重视糖尿病性肾病:
引起尿毒症,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肾炎、糖尿病和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尿毒症,已经在近年来超过肾炎,成为尿毒症的第一大病因。并且随着糖尿病、高血压人数的爆发,不重视早期防治,不改变旧的错误观念,势必引起更多新发尿毒症。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是本症的特点。亦是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死因。
早期一旦发现高血压以及糖尿病都应积极配合治疗,只有控制先发病才能抑制后续病情发展。
4、重视肾脏病体检:
一项研究指出,在中国,1/4的肾病患者首次在肾内科就诊时已经是尿毒症,实际上发病已有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能早期得到诊断,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可以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如果有肾脏方面的疾病应该及时治疗,切不可不重视,要积极治疗,很多尿毒症都是由肾脏的其他疾病转化的。尤其对于老年的肾病患者,肾脏已经老化,自我恢复能力比较差,更应该注意平时的保健。
尿路系统的感染,有时候会逆行感染,影响到肾脏,引起肾脏的损伤,所以如果有了这方面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5、正确认识慢性肾病随诊的重要性:
慢性肾脏病患者需长期随诊,以明确病情有无加重、恶化,如有短期内病情迅速恶化,需住院治疗,寻找加重疾病病情的因素,并加以纠正,控制病情发展。
许多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可能会觉得治疗与不治疗效果区别不大,因此停止了治疗,也不再去医院复诊。
其实,患者未能认识到定期复查可以及早发现慢性肾脏疾病的并发症,如高血压,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等。通过控制这些并发症可以使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保护,减轻心脑血管的损害。